初始阶段:股权代持背后的创业智慧
1997年,张红超满怀着创业梦想,在郑州开设了“寒流刨冰”店,这便是蜜雪冰城的前身。2008年,郑州蜜雪冰城商贸有限公司(后更名为郑州两岸企业管理有限公司)正式成立,就此拉开了蜜雪冰城品牌化发展的大幕。
当时,公司注册资本为60万元,工商登记的股东是张红超和吕涛。其中,张红超出资36万元,占股60%;吕涛出资24万元,占股40%。然而实际上,吕涛只是为张红超代持股权。

这一股权代持安排,主要是为了规避法律风险。根据《公司法》规定,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存在股东连带责任风险,并且自然人设立的一人有限公司不能再设立子公司。通过股权代持,张红超得以灵活开展创业活动,同时有效降低了潜在风险,为蜜雪冰城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发展阶段:股权调整推动企业腾飞
2010年8月,吕涛将40%的股权全部转回给张红超,至此,两岸公司成为张红超持股100%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。在之后的5年里,公司维持这一股权结构,心无旁骛地专注于业务拓展。在此期间,蜜雪冰城不断打磨产品与运营模式,为后续的扩张积累能量。
2015年2月,蜜雪冰城迎来了重要的发展转折点,公司进行首次增资,注册资本从60万元大幅跃升至1000万元,此时股东依然是张红超一人。同年,蜜雪冰城的加盟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,核心工厂也顺利建成,品牌影响力开始逐步扩大。

2016年12月,张红超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,将50%的股权以每股1元、总价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弟弟张红甫,兄弟俩自此各占50%股权。通常情况下,平分股权存在权力制衡风险,但蜜雪冰城却借此开启了快速发展的新篇章。这得益于兄弟二人明确的分工和默契的配合,他们齐心协力,共同推动蜜雪冰城迈向新的高峰。成熟阶段:多元化股权助力上市冲刺
2017年12月,两岸公司进行第二次增资,注册资本增加至10000万元。新增注册资本由张红超、张红甫等多位自然人认缴。此后,部分股东之间进行了股权内部转让,进一步优化了股权结构。此时,公司的股东全部为自然人,尚未引入外部投资机构。
2020年6月,随着上市规划的稳步推进,两岸公司进行第三次增资,万店投资、青春无畏、始于足下三个平台参与认购。其中,青春无畏和始于足下是员工持股平台,这一举措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。2020年12月,公司整体变更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,并进行第四次增资,新增注册资本全部由投资机构认购。至此,蜜雪冰城形成了由创始团队、员工持股平台、投资机构组成的多元化股权架构,为上市做好了全方位的准备。股权架构的优势与启示
(一)紧密贴合发展节奏,灵活调整股权结构
蜜雪冰城的股权架构演变与公司发展阶段配合得堪称完美。创业初期的股权代持,保障了公司运营的灵活性,让创始人能够心无旁骛地探索业务方向;发展阶段,兄弟间的股权分配使得决策高效执行,助力企业快速扩张;成熟阶段,多元化股权的引入不仅带来了外部资金和资源,还通过员工持股凝聚了团队力量。创业者们应当学习这种根据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,灵活调整股权结构的思路。在企业起步时,确保创始人对核心决策权的掌控,以便迅速应对各种挑战;随着企业发展,适时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进行员工激励,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。蜜雪冰城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股权代持、股权平分等高风险阶段。然而,凭借着兄弟之间深厚的信任以及明确的分工协作,成功避开了内部股权纠纷的陷阱。对于创业者来说,在选择合伙人或进行股权安排时,要充分考量彼此之间的信任基础。同时,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和合理的决策流程至关重要,这样在面对分歧和问题时,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协商解决,避免因股权问题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。蜜雪冰城的股权架构清晰明了,没有复杂繁琐的设计。这种简洁的架构使得股东权益一目了然,无论是在企业内部管理还是对外融资合作时,都能提高效率。创业者们要明白,股权架构设计不应追求表面的复杂和高端,而应紧密围绕公司的发展阶段、业务模式和团队特点进行量身定制。清晰简洁的股权架构有助于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,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,确保企业能够顺利运营。蜜雪冰城通过设立员工持股平台,让员工成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,共享企业发展成果,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。对于创业者而言,在企业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后,可以考虑实施员工持股计划,根据员工的岗位价值、贡献大小等因素合理分配股权,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,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,打造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。对于当下的创业者而言,蜜雪冰城的股权架构无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。股权架构设计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一环,只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,制定出合适的股权方案,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,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。